新經典——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12月21日 星期日「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南京廳I 20:00」
鳳凰國際14秋拍將於12月19日-12月21日在南京香格裏拉大酒店舉行。此次秋拍鳳凰國際首次推出“新經典——中國當代藝術專場”,集中推出來自蘇天賜、陳逸飛、羅中立、周春芽、楊千、徐弘、毛焰、尹朝阳、羅荃木等最知名且市場最為活躍的現當代藝術家作品。
其中陳逸飛油畫《彈吉他的女孩》、《周莊》、《威尼斯水景》等作品,均作為藝術家成熟時期,是各個系列的經典代表作。此外,還有羅中立的《擁抱》、周春芽情欲系列代表作《綠人》、楊千《誇父追日》、尹朝陽的《神話》和《情侶》等經典代表作釋出,值得各位藏家期待。
本次秋拍专场还集结了一批备受关注的优秀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如崔宪基、李繼開、他们、于向溟、張小濤、李博等,他们扎实的艺术价值与潜在的市场价值,必将吸引众多藏家的注目。
王海川(b.1968)
頤和園
布面丙烯
2012年作
展覽:“浮華-世相”,2013
出版:《浮華-世相》,P36
尺寸:50×50cm
RMB 12,000-25,000
王海川(b.1968)
頤和園
布面丙烯
2013年作
展覽:“浮華-世相”,2013
出版:《浮華-世相》,P33
尺寸:80×60cm
RMB 20,000-30,000
王海川先生也是一位令人生敬的畫家。不管是僅以一個色系而用明暗、亮度、飽和度等色彩關系來描繪場景,還是在工穩的畫面上用一些意外之筆來增添畫面情趣。王海川先生總有出人意料之處,這大概就是一種匠心獨運。眾所周知,畫最難運用的其實就是黑白,在非黑即白中,還有一種灰的存在,讓一般人很是頭疼。能在簡單卻又極其複雜的色彩世界中遊刃有餘,在這種平淡的關系間能夠用得險筆,卻又恰到好處,驚得觀眾一身冷汗,看完又驚呼過癮的。 — 丁亞雷
韓婭娟(b.1980)
Our Bag
布面油畫
2006年作
尺寸:60×50cm
RMB 30,000-50,000
她的作品具有國際化的藝術品質,人們感覺到這些亢奮,也有時下年輕人的苦澀追求,更是新一代女性藝術家對無意義碎片式語言的修正。一九八○年出生的韓婭娟算得上是北京藝壇上的最新一代。她的作品不需要反映什么藝術規條,也沒有擔當什麼社會任務。對她而言,只希望創作能心想事成,把自己的感受訴諸於畫布上,追求的是:簇新感覺,新鮮效果。也許自由的表達對她而言才是最快樂的。
江衡(b.1972)
散落的物品
布面油畫
2007年作
展覽:首屆“新動力--中國”當代
藝術雙年展,2006
尺寸:200×180cm
RMB 60,000-80,000
江衡是中國“卡通一代”重要藝術家代表之一,他不再思考畫面的所謂深度,在繪畫語言上直接消解了油畫語言的純粹性和學院特征,故意以畫廣告、畫卡通的視覺敘述切入社會生活。江衡主要是以青年人生活的“夢想” 和期待來切入時尚風潮。假如說,在大眾傳媒,在流行風潮,在都市時尚沒有走進人們的家庭之時,人們的知識、信仰大多是和深度文化,是和英雄人物的堅苦卓絕之類的壯舉相聯系。而當大眾傳媒把消閑商業化,把趣味企業化,把人們的感覺享樂以最為科學和藝術的手法“挖掘”成為商業資源之時,人們的夢想便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即他們崇拜的偶像便是流行時尚的“弄潮兒”,個人生活及至理想生活開始“卡通化”。這正是江衡作品所關注的焦點。江衡這些感受也許有所偏執,但的確是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他骨子裏對女性的贊美是:待人真誠,做事踏實,不會做表面功夫,不會去迎合別人。由此產生的審美判斷正是他創作系列的泉源,他從中得到快感。
張文榮(b.1982)
無題
布面油畫
2013年作
展覽:“浮華-世相”,2013
出版:《浮華-世相》,P49、P51
尺寸:30×30cm×2
RMB 15,000-25,000
無規則的跳躍性筆觸與冷色調的色塊相互擠壓,形成了凸起的色塊和飛白,這是畫家心思的跳躍與激蕩,而在邊界處或角落裏由於調色油的稀釋而自行流淌的油彩又顯得詩意而溫婉。所有的這些都指向了創作者作畫時的狀態。如果將這些作品視作是消極、頹蕪的話,就是對張文榮的一種可怕的誤讀。在每一幅作品冷逸的表征下,看似沒有生氣的畫面,都有一個生命體的存在,或者是個奔跑的人、或者是蜷縮的人、又或者是幾只行走的動物,這種寓靜於動的手法,是作者在緊張與不安的構思中的一點點希望與生機。這似乎也反映出作者內心對看待社會的態度,表現出作者對生命深層次的思考。
張文榮作品成功地賦予了畫面以情節性,他塑造的不是一場主題鮮明的悲喜劇,也不是內容平實的生活劇,他成功地為我們上演一場又一場懸疑大戲。以眼前的任何一件作品為原點,觀者仿佛能看到之前的起因和其後的結果。這是一種與觀念、抽象等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截然不同的藝術體驗,但卻有著相同的成熟與成功之處。作品中人跡罕至、氣氛凝重的場景的選擇,配以畫面中明顯的冷色調,成功賦予了畫面一種奇幻的冷逸情境。這種情境似乎要將觀者拽進畫面之中,去體驗畫面中寂靜的氣氛、看到畫面中原本靜止的人物開始運動、聽到池塘裏緩慢而深沉的水流聲。
庹光焰(b.1968)
三月
布面油畫
2014年作
展覽:時間的光暈-庹光焰繪畫作品展,2014
出版:《時間的光暈-庹光焰繪畫作品集》P36,2014
尺寸:80×100cm
RMB 50,000-80,000
作品中物象的結構處理愈加模糊,呈現出一種強烈類型化的視覺感知,觀眾也許會將其視作一種淩亂的局部。他對於局部的把握和描述直指了我們感知的本性,將主觀的東西打開,讓觀眾通過感受來完成這種畫面最後的敘述。這種極具煽動性的品質,使他的作品看起來抒情而透徹。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庹光焰的作品呈現出一種纖細的詩人氣質。當面對自然風景或是日常生活的時候,這種氣質成為了一種反觀和反思,尤其是在面對紛繁蕪雜的現實和曆史的時候,這樣的繪畫氣質帶來的是一種藝術家刻意的旁觀和懷疑。基於此,藝術家通過繪畫獲得與現實的距離;也許只有獲得了這種距離,藝術和藝術家才能更為有力地實現個體意義和價值。
謝山(b.1968)
後山坡
布面油畫
2004年作
展覽:“一個人的桃花源”謝山個展,2014
出版:《謝山》,P087
尺寸:63×88cm
RMB 30,000-50,000
在美術史上,我們常可發現這樣一些藝術家,他們或長居一地,或經曆遷徙而最終定於一隅,這一地與他們的精神世界及作品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乃至成為他們的精神家園。最為耳熟能詳的當屬梵高之於阿爾、塞尚之於聖維克多山、高更之於塔西提島,凡此種種,我們甚至難於明辨究竟是藝術家歸屬了這一地域,抑或是此地域因藝術家的作品而顯現其隱秘的本質精神。東溪是謝山的現實家鄉,盡管少年時代離開了這裏,但在他此後的繪畫活動中,東溪始終作為它精神上的故鄉而持立著。甚至,我們可以說,在今後的歲月中,不論現實上謝山居於何處,他都事實上生活在東溪,這種事實上的生活是由他的追憶與繪畫活動所造就的。在謝山最具典型性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脈絡自早期發展而來,從那種對物象傾注感情而巨細無遺的描繪開始,這種全神貫注地聚集從未偏移,並且這種精神能量的聚集並未僭越並壓制對象,卻反而激發了對象隱而不顯的本真之態。 — 許力煒
蒯連會(b.1974)
春水東流
紙本油畫
說明:《春水東流》系類作品已榮獲:美術創作—201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尺寸:45.5×33.5cm
RMB 8,000-15,000
作為藝術的繪畫始終具有迷人的色彩和意義,其原因也許就在於它擁有探究不完的秘密和無法厘清的定義。《春水東流》是蒯連會作於2014年的新作,並榮獲“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年度資助項目”。對於蒯連會的轉型來說,這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作品,是藝術家個人成長曆程中承上啟下的新開端。《春水東流》是質疑與篤定、無意與專注 、激情與理性、有限與超越具體與抽象等等在畫筆、刮刀的力量下與各種介質的交織。“但恰是這些矛盾的兩極,以某種視覺形式上的對比於心靈中刻下一個個和諧的弧形,並以悖論的形式提供給我們一種思想的方式。當然,繪畫並不是一種必需的表達自我的方式,也不是必定的推進社會現實的手段,更不是溺於反視潮流的那些簡單觀點。它是我們對待這個世界的一種心態和態度:在生活中逃遁生活,在具體中與具體決裂,在抽象中找尋抽象的力量,在有邏輯的現實中制造並不精確的自由。它的含糊和明晰置我們於將信將疑地境地,使我們不斷去思考、質疑曾經的經驗和熟悉的途徑。”
李繼開 (b.1975)
地球
布面油畫
款識:李繼開,lijikai,2008.
尺寸:90×65cm
RMB 20,000-50,000
李繼開的畫中,有一個小人兒總是以各種各樣的姿態出現。這個小人兒是70後一代的縮影:一副孩童般瘦削懦弱的身子骨,卻平添了一張中年人一樣疲倦失神的面孔,他們只愛落落寡歡,任何身外之物都不能引起他的興趣,而一只蝸牛、一朵漣漪、一個木箱就能將他的目光 鎖定。此幅《地球》就是李繼開的代表作品。這次,孤獨的男孩站在在了地球之上。既然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就任那個地球吱吱呀呀依然轉個不停吧。因為李繼開早就在畫裏為你准備了另一個世界。在他的畫前面,觀眾可以停留很久,因為畫面營造出種種安靜的氣氛,能喚起觀眾自身的記憶。在他的虛幻世界裏,想象可以展翅飛翔, 夾雜著無奈和困惑的淡淡哀思。李繼開畫自己,畫自己的日常生活,畫自己的奇思妙想,每當觀者做著和畫中的男孩子相同的事情,會想起他的畫,仿佛那就是自己,因此,再平淡的生活也有了童話般的宿命。在李繼開的繪畫中,我們既無法看到人的文化背景,也無法看到人的曆史痕跡,而更多看到的是他的自傳體式的想象和自我心理的塑造,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李繼開的繪畫從個人到 他者的表現過程中總是聯系到孤寂和冥想,進入一個自我重新編織的世界。
張琳(b.1985)
隱秘的並置2
綜合材料
2014年作
展覽:“目光所及--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新繪畫”,2014,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出版:《目光所及--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新繪畫》P177,2014
尺寸:80×80cm
RMB 25,000-40,000
王強(b.1968)
白-情殤
油畫亞麻布
2014年作
展覽:“目光所及--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新繪畫”,2014,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出版:《目光所及--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新繪畫》P125,2014
尺寸:180×180cm
RMB 140,000-180,000
王強的繪畫猶如蘭波的詩歌璀璨、奪目、令人眩暈。畫家偏執的對於作品細節的描摹,戲劇化極致呈現出一種狀態,將觀眾帶入一個假想的華麗唯美情景。透過近乎簡單、平庸甚至膚淺美麗的表面讓我們感知某種的虛無和孤獨。作品試圖竭力告訴我們在世界呈現出平靜安寧的表象背後,是巨大的空虛、恐懼和未知。
—— 朱彤
江苏凤凰国际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设置
时代的丰碑——纪念魏紫熙诞辰100周年专场
笔墨当随时代——新金陵画派专场
新美术写实主义的春天——国立中央大学专场
闳约深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场
文心万象——新文人画专场
传承与超越——中国书画专场
新方阵——中国当代水墨专场
新经典——中国当代艺术专场
锦绣天工——明清宫廷服饰专场
黄檗宗风——海外回流书画专场
民国往事——民国及清代书画专场
预展|时间
2014年12月19日-20日
拍卖|时间
2014年12月21日
拍卖|地点
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3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