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倍受瞩目的“过云楼秘藏”拍卖在北京国际饭店尘埃落定。经过八轮紧张竞拍,这批国宝级藏书最终以1.88亿的价格,花落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据悉,此次拍卖会前,北京市文物局组织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对过云楼藏书进行了严格审核,并正式发文明确,这批藏书均属于文物监管范围。其中5件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宋版书2部:宋版《锦绣万花谷》前、后集,宋杜大桂编纂《皇朝名臣续编碑传婉琰集》;元刻书3部:元胡一桂撰《周易启蒙传三篇外传一篇》,元黄瑞节附录《易学启蒙朱子成书》,元太监王公编《针灸资生经》七卷。此外,这批藏书中还有清代黄丕烈、顾广圻、鲍廷博等名流大家的批校手迹。
其中,《锦绣万花谷》于南宋淳熙十五年刊刻发行,为南宋大型类书,也是目前已知海内外最大部头的宋版书。作者把自己曾经看过的书,通晓的知识,按照内容的不同,分门别类,汇编而成。包含天文地理、植物、动物、书画等具体门类,品相完整,印制精美,内容完整,是难得一见的珍品。《锦绣万花谷》现存40册,八十卷,分为前、后集,重光于苏州藏书楼“过云楼”。该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保存了大量佚传古籍中的内容,并融入作者独到见解。譬如,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当中说绘画不是简单的“遗神取貌”,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这是批评古人的话,只有在《锦绣万花谷》中,才说明这是批评今人的话,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画论。宋版书历来有“寸纸寸金”之说,这部“宋代的百科全书”,将现存百科全书的年代拉到历史上限,其文献与辑佚价值之高罕有与之比肩者。即使撇开这部书在文献和史料研究中的重要性,单就文物价值而言,这样一部焕然如新的宋板孤本巨著,也是无以复量的。
地处苏州的过云楼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第一位主人为清末官员顾文彬。经数代相传,收藏了大量的古籍书画,成为苏州一座享誉海内外的著名藏书楼。当时就流传着“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说法。清代著名学者阮元曾有“书出锦绣万花谷,画出天龙八部图”的称誉。因顾氏世代遵循为人严谨、处事低调的祖训,故历经六代,所藏古籍基本保存完好。早在民国时期,这些藏书就已经是千金难求的国宝级藏品。目前,过云楼藏书的四分之三早已被南京图书馆等机构收购,现存的四分之一共179部(近500册1293本),于2005年被匿名藏家买走,这次又整体打包出售。其中有宋版《锦绣万花谷》前后各集40卷共40册;元刻《皇朝名臣续碑传琬琰集》等存世孤本,有元代刘氏日新堂、明代毛氏汲古阁等多部名家刻本。
6月5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暨凤凰传媒董事长陈海燕表示,作为江苏的骨干文化企业,作为国内出版领军企业,凤凰集团参与竞拍收购“过云楼藏书”,是在履行文化传承的庄严使命。作为国宝级的文化珍品,“过云楼藏书”拥有至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对“过云楼藏书”的保护就是对中国悠久文化和传统的保护,对国家、对社会、对江苏都意义重大。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在推进江苏“文化强省”战略的背景下,凤凰集团挺身而出,通过艰苦的努力让历经几百年风雨的“过云楼藏书”重归江南大地,重回江苏怀抱,足可以体现出江苏文化的叶大根深,是贯彻省委“文化强省”战略的一个实际行动。同时,这也将是江苏人民的一大幸事、一大骄傲。历史的江苏,文化底蕴在中国几千年文化脉络中浓墨重彩,而今的江苏,文化影响力在全国举足轻重。文化底蕴靠积淀,文化影响靠彰显,一张一弛,江苏的“文化强省”战略显现出卓尔不群的实力和气魄。国宝级“过云楼藏书”荣归故里之日,将是南京图书馆馆藏四分之三“过云楼藏书”与凤凰集团成功竞拍收购四分之一“过云楼藏书”珠联璧合之时。我们将举办一个隆重的藏书回归江苏的仪式,争取与南京图书馆举办“过云楼藏书”合璧展,这将是中国文化传承历史上的一个盛举,其影响可堪比《富春山居图》的合展。
陈海燕认为,凤凰集团作为负有文化传承使命、具有文化担当的国有骨干文化企业,以爱书护书为己任,企业盈利用来投资文化,将国有资产进行优化投资使用责无旁贷。不让珍品散落在民间,不让国宝流失海外,“完璧归赵”,让这批文化珍品收归国有资产所有,将是其最好最稳妥的归宿,也是国有资产最具价值的投资。对将来到江苏的中外参访来宾,江苏文化企业拥有的“过云楼藏书”将是一大亮点。集团将召开专题研讨会,广邀海内外专家学者,深入挖掘这批珍品的学术、文化价值。宝回江苏,花落凤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企业社会责任精神会随之广为传播,也是凤凰集团为促进江苏文化繁荣,实现“文化强省”做出的贡献。
陈海燕强调,竞拍收购“过云楼藏书”,是一项稳健安全的投资,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除了潜在的文化传承价值,从纯粹的资本投资角度来说,对“过云楼藏书”的投资也是一项稳健的投资,资产能够保值增值。“过云楼藏书”之所以成为众星捧月的文化国宝,是因为其文化价值绝伦,兼具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所以从资产价值上来说,投资是有保障的,是安全的,存在很大的后续升值空间。同时,凤凰集团会将这批藏书作为优质资产,在后续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努力实现投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作为典藏品。集团将扩建凤凰藏书楼,并以这批藏书为“镇馆之宝”。 集团将以此为契机,加快进军艺术品经营市场,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过云楼藏书”本身具有极高的再出版价值,集团将加快整理,古籍新出,争取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