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国际14秋拍|•精品导览〖新经典——中国现当代艺术专场』(一)

摘要:新經典——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12月21日 星期日「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南京廳I 20:00」
9675


新經典——中國當代藝術專場 12月21日 星期日「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南京廳I   20:00」

鳳凰國際14秋拍將於1219-1221日在南京香格裏拉大酒店舉行。此次秋拍鳳凰國際首次推出“新經典——中國當代藝術專場”,集中推出來自蘇天賜、陳逸飛、羅中立、周春芽、楊千、徐弘、毛焰、尹朝阳、羅荃木等最知名且市場最為活躍的現當代藝術家作品。

其中陳逸飛油畫《彈吉他的女孩》、《周莊》、《威尼斯水景》等作品,均作為藝術家成熟時期,是各個系列的經典代表作。此外,還有羅中立的《擁抱》、周春芽情欲系列代表作《綠人》、楊千《誇父追日》、尹朝陽的《神話》和《情侶》等經典代表作釋出,值得各位藏家期待。

陳逸飛 (1964-2005)

彈吉他的少女

布面油畫

簽名:Chen yifei.陳逸飛.

著錄:《中國寫實畫派油畫精選集》P1,天津楊柳青畫社,2005.10

說明:1.附作者與作品合影。

2.澳門藝術品收藏家趙汝健先生舊藏。

尺寸:93.5×73.5cm

RMB 1,500,000-2,000,000


作為一種經典圖式, 陳逸飛的“水鄉系列”和“西洋樂手系列”不僅在國內外拍場上獨領風騷 , 也一度成為風靡全國的審美風尚,《 彈吉他的少女》就屬於西洋樂手系列。畫面中一位金發美女在彈吉,她雙目有神,似乎在注視著觀眾。少女典雅、端莊、雍容的感覺在畫家筆下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就像美國《紐約時報》評論陳逸飛的畫風一樣:“融合了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叫人想起歐洲大師的名作”。

陳逸飛 (1964-2005)

周莊

布面油畫  

簽名:Chen yifei.陳逸飛.

說明:1.2005年瀚海十周年春季拍賣會《油畫雕塑》專場封面。

2.澳門藝術品收藏家趙汝健先生舊藏。

尺寸:118.5×148.5cm

RMB 1,200,000-1,800,000


此幅《周莊》就是畫家的代表作。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於一身。陳逸飛的這幅作品用光亮麗,畫面描繪了駁岸、拱橋、古宅。觀畫如行走於悠遠、靜謐、古樸的街巷之中,穿行於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之間,古風古韻,撲面而來,詩情畫意,讓人迷戀。寧靜的生活,再現出中國鄉村夢幻般的田園風光。運河和古橋對藝術家本人有著特殊意義,因為水鄉是人們聚集停歇和談論時事的地方,這些曆史超過千年的古橋,也是陳逸飛認識世界的第一個窗口。


陳逸飛 (1964-2005)

威尼斯水景

布面油畫  

簽名:Chen yifei.

尺寸:58×77cm

RMB 1,200,000-2,000,000


如果說《周莊》是畫家筆下中國水鄉的代表。那麼另一件作品《 威尼斯水景》則是西方水鄉的代表。威尼斯是歐洲著名的水城。畫家描繪了兩組古建築之間的運河和古城特色的貢多拉船。金色的陽光撒在水面上。這是以為東方遊子眼中的異國水鄉。同樣為水鄉,一東一西。誠如畫家自喻“我是傳統與現代、東方西方、美國與中國之間的架橋者”。事實上, 陳逸飛所發現和表達的, 是中西共同的“懷舊意識”和“詩性語言”, 他始終堅持的精湛寫實技術和浪漫主義規範, 永遠是評判藝術的重要標准。正如康科蘭博物館長米歇爾·包特溫尼所雲:“陳逸飛他的作品以西方人所能夠達到的嫻熟的形式,精湛而又准確地把握了對中國風景的感受。他的詩化了的中國意向給予美國人很易於接近那個國度的人們的感受和情緒。他的作品為我們人性化了那塊土地,幫助我們充實了我們兩個民族之間的空隙。”

蘇天賜 (1922-2006)

秋景

布面油畫

簽名:蘇,七.十八(畫面左下角)

著錄:《新視覺藝術》封底,2012年第2期

尺寸:41×36cm

RMB 160,000-250,000


蘇天賜先生創作的油畫作品主要包括風景和肖像兩大類。其中風景畫強調“線”的表現力,而對光影的描繪刻意減弱,注重看到的景象與心中意象之間的整合,由表象的所見化為內心連釋,由客觀再現的描繪化為浪漫寫意的行情,由細碎繁瑣化為概括簡練,流露出中國油畫的東方審美情趣。


此幅《秋景》就是一幅精品風景油畫,畫面呈現的是江南景致的湖光秋色,作品沒有過多的繁瑣細節,有的只是一種撲面襲來的秋色蕭蕭之意境。遠景用一些柔和的紅黃塊進行調配,富有寫意韻律的樹木枝條穿插其中。後面的古宅在湖面的反射下相映成趣,極富有中國撥墨寫意畫的隨意灑脫與清新自然,一種朦朧雅致的意境美呼之欲出。而在前景的布置上,體現了蘇老對線條節奏的深厚功力,殘枝枯葉猶在,蘇老用極具生命力的線條韻律,賦予畫面一些生的希望。整個畫面沒有榜礴之勢,但似乎讓觀眾聽到有人在吟唱一首極其浪漫的行情詩,久久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甚至恍如身臨其境。

羅中立 (b.1948)

擁抱

布面油畫

簽名:中立.2001.

出版:《學術狀態•中國當代藝術家邀請展》P93,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年

展覽:1. 2006年學術狀態•中國當代藝術家邀請展——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成立五周年慶典,南京

2. 2006年,鳳凰美術館藏精品展,南京

尺寸:139×114cm

RMB 1,800,000-2,600,000


羅中立的油畫風格大致經曆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世紀80 年代初至 90 年代初的鄉土寫實主義風格;二是從 80 年代末持續到目前的原始表現主義風格。畫面中男人與女人擁抱、親吻,袒露著源自本能的欲望,他們表達情欲的方式熾烈而直接,毫不忸怩造作,沒有卿卿我我纏綿,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有的只是潛藏在人體內的原始沖動,這種沖動主要來自原始人類遺傳下來的繁衍生息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在勞動的間隙,在黃昏的田間地頭,在月夜的草垛後面,在豬圈旁邊,背著農具的健壯的男人和肥碩的女人喘著粗氣,緊緊相擁,他們沉浸在欲望勃發的歡樂海洋裏,臉上洋溢著健康的人性光芒。


從形式技法層面來看,羅中立的畫面呈現出非常強烈的原始意味,人物造型經過誇張變形,顯得矮小墩挫,結實有力,具有強烈的雕塑感,不管是男人女人,都擁有一雙粗大笨拙的手腳。大巴山人長年累月地在山野中勞動,粗壯的四肢和結實有力的手腳正是他們勤勞品質的見證,對女性人物的塑造則著意突出其胸部和臀部,因為女性承擔著繁育後代的重要任務,所以對其生理特征的誇張應該是源於原始人類對勞動和繁衍後代的重視,我們可以從非洲土著雕塑和人類早期藝術和民間藝術中找到依據,拙笨的線條,參差錯雜的筆觸,強烈的色彩以及刀砍斧劈的肌理強化了作品的原始意味,此外,對人和動物眼睛的刻畫成為羅中立油畫的一個代表性的象征符號,人物的眼睛大而突出,平靜、善良又略顯呆滯,看不到現代人眼中的神氣活現和貪婪狡詐,也看不到被物欲折磨的疲憊和厭倦,看到的是一種面對命運無常的困惑和順天知命的坦然,這種神情是中國古代樂天知命、天人合一思想的折射,對動物眼睛的刻畫與人無異,同樣的安於天命,順應自然。

周春芽(b.1955)

綠人

布面油畫  

簽名:1998,周春芽.

尺寸:53×45cm

RMB 200,000-500,000


周春芽以人體為主題創作了一系列作品,畫面的主體往往是紅色或者綠色的人體,這一系列作品充滿了“表現主義”的形式趣味,是其創作曆程中的經典系列。《綠人》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綠人》在視覺上都有先聲奪人的效果。藝術家以黑灰色為背景營造出一種壓抑而神秘的感覺,讓人仿佛置身在曠茫的混沌之中,畫面的中心似乎是一個剛才沉睡中蘇醒的人,人物的臉部和手臂被藝術家可以模糊。畫面主體通過綠色的身影、充實的質感和咄咄欲出的爆發力而令人難以忘懷。周春芽也因此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個人符號。綠色的運用是一個符號,一種象征,綠色是寧靜的、浪漫的、抒情的。藝術家自己曾說:“綠色包含了爆發前的寧靜的意境 ”。綠色的狗、猩紅色的山石、紅色和黑色的人體:自由的反自然主義的色彩運用是周春芽作品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


楊千(b.1959)

誇父追日

布面油畫

1983年作

出版:

1、《江蘇畫刊》封面 1985年,江蘇美術出版社;

2、《龍-來自中國的當代油畫展》畫冊“龍-來自中國的當代油畫展”,紐約,1987年。

尺寸:164x168cm

RMB 3,500,000-5,500,000


藝術家楊千1959年出生於成都,他是那一代藝術家中少有幾個經曆了傷痕藝術、鄉土藝術和當代藝術的人,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中的重要藝術家之一。《誇父逐日》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一則神話故事,神話中,“誇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水喝水。黃河、渭水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下了他的手杖,變化成為了桃林。”此神話寓意眾多,有寓意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和真理的尋求的,有寓意要做重視時間的人等。1983年,藝術家楊千從“誇父逐日”神話中得到靈感,借用了古代畫像磚的表現方法,用強烈的色彩、誇張的造型等表現主義的手法拓展了這個神話主題, 打破了當時寫實主義的界限,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成功地進行了一次探索和創新,由於這幅作品在當時的獨特性和影響力,使它登上了1985年《江蘇畫刊》的封面。

徐弘(b.1970)

空沙發

布面油畫

2014年作

尺寸:158×210cm

RMB 150,000-250,000


這位昆德拉的信徒意識到,“生活不在別處”。創作者,必然是思想者。“審視自身,我選擇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人們往往總是繞過很多彎路,最終又回到起點,也許這才更接近藝術的本質。”從拯救社會、觀照政治,轉向傳統文化的探幽,再到現在,剝開自己的生活。這一路,外部世界日益下沉,內部世界日益上升。內心風暴其實是比外部氣象更加彪悍的。這是個複雜而艱難的自我搏鬥過程。要面對內心,面對生活的本質,厘清自我;要認清自己足下的土壤,尋根文化氣質和精神傳承。生命與藝術的體悟殊途同歸,才能歸結出與自己絲絲入扣的作品。


徐弘一樣一樣地畫著自己親手建設的家中物什。他必須要如此認真面對自己感情和生活的細節。結果是,這些東西都沒有被放置在它們本來的指向中,它們被安放在對立、矛盾、含混的情感邏輯中。對安穩與幸福的懷疑神經質一樣埋伏在作品氣質中。也有時直接在畫中訴說。一組窗內窗外作品傳遞出高度的不安,巨大的危險。屋內華燈璀璨,窗外雷電交加;室內沙發安如磐石,室外淒風苦雨枝葉飄搖……畫面元素矛盾對立,但技法語言簡約融合。一刀一刀剝開華麗的外殼後,生活的本體暖如體溫,安謐的家居光陰,溫暖的兒女,如風暴中心的寧靜,徐弘在此立足。他清楚自己的進與退、浮與沉: “在感恩得到這一切美好的同時,也意識到,要麼它把我拉入平庸的泥潭,要麼將它轉化為創作的源泉。”                                                                     —王曉映

俞潔(b.1963)

真相

布面丙烯

展覽:改造曆史---中國青年新藝術邀請展

出版:中國青年新藝術邀請展 (四川美術出版社)P116。

尺寸:180×210cm

RMB 160,000-200,000


彌散是一個永恒的真理,就像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物就是變”,可能與變幻不同的是,彌散的過程更具有某些傷逝的詩意。這讓我想起在俞潔的畫面中常出現的場景:將珍珠瑪瑙小心翼翼的捧在掌心、把鑽石黃金放在顯微鏡下仔細觀看,這與對消費主義和拜金主義的批判無關,俞潔為此下的定義是:一切物質都是不可控的,終將消散。這和齊格蒙·鮑曼的“液態現代世界”的觀點有著相同的內涵:當下世界的存在狀態、當代人的生活狀態都像流體一樣,無法停下來並保持長久不變,因為,我們關注的焦點和周遭的環境都在不斷的改變。


如果說俞潔之前的“玩偶”系列、“蒙面人”系列還帶有某種潛在的對抗和自我保護,那麼她新近創作的完全去除人物形象的《迷境》《沉香》《迷走》等作品中,則完全體現了一位畫家的成熟與自信,這種放棄自我對抗的過程在心理學上是一個自我強大的過程。俞潔始終對符號化的形式主義保持警惕性,雖然我們能在其近年的作品中找到某些類似的主體,但是可以看到,一直以來,俞潔尋找探索的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一以貫之的氣息。這也使得其在幾次“圖示風格”的轉變中順暢自然、毫無突兀之感,避免了許多“符號學”當代藝術家被迫轉型的困境。                     — 陳瑞


李青萍(1911—2004)

回望河山

紙本油彩

尺寸:55.5×86.5cm

RMB 50,000-80,000


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李青萍就蜚聲畫壇。在南洋,徐悲鴻曾親自為她選輯、作序出版了《青萍畫集》;在上海,劉海粟對她寄予厚望:“今之西畫引進中國,只有你與我為先驅!”;在北京,齊白石老人為她的畫展題詞:“李青萍小姐畫無女兒氣”;在日本,她的畫展轟動東瀛,被日本畫界譽為“中國畫壇一嬌娜”。在這些抽象作品中,觀者可以感受到藝術家敏感而充滿生命活力的藝術精神。正如李青萍自己所言,“一個藝術家的生活有多寬、多深,她的藝術就有多寬、多深。”飽經憂患的她充分發揮色彩的流動及變幻特性,以表達自己對生命的強烈感悟。

葉永青(b.1958)

八大的鳥

布面油畫

2007年作

尺寸:100x80cm

RMB 120,000-160,000


葉永青的藝術語言風格是一種帶表現傾向的象征主義詩歌,他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個病態的現實,脆弱的現實。要把這個現實同靈魂截然分開是不可能的,藝術家渴望一種美好的生活,他並不厭惡物質世界,他甚至認為物質世界當初的那個墨陽是美麗的,然而,要改變物質世界的現狀是那樣的困難,以致我們只能依戀於新的精神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我們雖然只能看到人的變形,性的變態,但是在這個審美習慣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的今天,這些變形和變態已經轉化為治療‘意識腐化症’的藥物,因而它們又轉成了供我們回味的詩意。”

毛焰 (b.1968)

托馬斯--1

紙本油畫

簽名:M.y.2010.1

尺寸:93.5×73.5cm

RMB 200,000-400,000


“我畫了一個托馬斯,其實就畫了好多個托馬斯,也就是畫了個好多個我自己。我通過托馬斯來傳遞我內心對於很多東西很輕微的感受。”14年過去了,毛焰正式的托馬斯系列也不到一百幅。網上傳毛焰畫最慢的一幅畫用了一年半的時間,毛焰說,才不是,有的畫畫了好多年,有的從開稿到現在也沒完成。“我的很多畫感覺都畫不完,都可以繼續畫下去。對我來說好像一種病一樣,變成了一件沒完沒了的事。”

毛焰 (b.1968)

托馬斯--2

紙本油畫

簽名:2001.11.Maoyan.

尺寸:106×76cm

RMB 250,000-500,000


我在畫畫的過程中和我在現實生活中是兩個概念。我喜歡在兩個極端中奔跑。在畫畫的過程中我可以非常純粹、非常安靜,可以心如止水。但是我畫完了出去玩的時候,就可以天馬行空。怎樣玩得開心,怎麼樣玩得高興,就怎麼玩,當然都不過分啊。


不是偶像,是真正的神。他們既是神,又是魔。藝術家有時候就是亦瘋亦魔的狀態。他精神世界表達出的作品和使用的方法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繪畫實際上是一個內心的最終歸宿。你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到底可以壯觀、燦爛、敬畏到什麼程度?它就是人類情感最深處的一個東西。

——毛焰


江苏凤凰国际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设置

时代的丰碑——纪念魏紫熙诞辰100周年专场

笔墨当随时代——新金陵画派专场

新美术写实主义的春天——国立中央大学专场

闳约深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场

文心万象——新文人画专场

传承与超越——中国书画专场

新方阵——中国当代水墨专场

新经典——中国当代艺术专场

锦绣天工——明清宫廷服饰专场

黄檗宗风——海外回流书画专场

民国往事——民国及清代书画专场

预展|时间

2014年12月19日-20日

拍卖|时间

2014年12月21日

拍卖|地点

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329号)



















显示更多
大家的评论
9675
我也说一句...
  • 您要改变语言版本吗?
  • 确定
  • 取消
  • 3秒后自动关闭!
  • 提示
  •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 操作失败请手动添加!
  • 您确定退出吗?
  • 添加好友选择分组
  • 添加关注选择分组
  • 附加信息选填(45字以内)
  • 确认删除这条回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