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国际14秋拍|•精品导览〖新美术写实主义的春天——国立中央大学专场』

摘要:新美术写实主义的春天——国立中央大学专场 12月21日 星期日「南京厅I 上午9:0z0」
9670


新美术写实主义的春天——国立中央大学专场 12月21日 星期日「南京厅I 上午9:00」


在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是20世纪中国艺术教育的参天大树。清末两江师范学堂是其根,民国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艺术学系是其干,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则是枝繁叶茂,生生不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台湾省立师范大学艺术系等艺术系科都是其不断的文脉。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艺术教育之花遍及神州,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47年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学生毕业时师生合影,前排左三为傅抱石,左四为陈之佛,右三为徐悲鸿


《重阳诗意图》落款局部

《重阳诗意图》人物局部

傅抱石  

重阳诗意图

设色纸本|立轴

34×44cm

著录:

1.《其命唯新——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P272,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  

2.《傅抱石年谱》(增订本补编)P64,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展览:《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110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2014.12.8-12.15

说明:此幅为傅抱石创作毛主席诗意•重阳节题材的唯一一幅完成稿。


《重阳诗意图》是傅抱石晚期的典藏集作品,亦为其艺术生涯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取材于深秋时节的金陵,险奇的构图,大胆的用色,即深沉厚重,又饱含对新的时代和生活的歌颂。显示出傅抱石惊人的创作能力。万红丛中点点绿影,又有革命的象征意义,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抱石先生的红色题材,从一个侧面展示时代的脉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反映。时代变了,生活感情也跟着变了,通过新的生活感受,不能不要求在原有的笔墨技法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赋以新的生活,大胆的寻找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歌颂与热爱。


傅抱石  

春风杨柳万千条

设色纸本|立轴

56.5×48.5cm

著录:《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集》P316,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

展览:《其命唯新——纪念傅抱石诞辰110周年民间珍藏傅抱石作品展》江苏省美术馆2014.12.8-12.15


《春风杨柳万千条》根据毛主席词意而作。湖面之上,树冠蓊郁;垂柳倒影在湖面上,郁郁葱葱;安静、空旷却又生机勃勃。巨大的垂柳以石青铺底色,再以狂放的笔墨纵横涂抹,层次明晰。整个画面杨柳迎风舞动腰枝,水面上波光粼粼,一片春光乍泄的景象,将江南水乡美丽迷人的景象展露的惟妙惟肖。一艘小船停在垂柳下倒影中,撑蒿者衣着的一点红色与印章的红,成为整体冷色调中的点缀,使画面活跃、色彩和谐的同时,又点出题材的政治意图。

徐悲鸿

双骏图

设色纸本|镜心

尺寸:85×51.5cm

著录:

1.《徐悲鸿画马集》P2,中华书画出版社,1994年

2.《亦孚藏品》P92(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10


说明:张卓然上款。张卓然,原名张东祥,号卓然,因为到敌后工作,规定化名为张维民。曾出任天津市战区教育督导员。


此幅《双骏图》描述了凛冽秋风中,两匹骏马相对而立。画面前方左侧靠后一匹骏马伏首觅食;居于画面正中的黑马,昂首凝视,与左侧靠后骏马相互依靠,结构稳固,构图巧妙而层次分明。浓墨重笔画鬃毛和马尾,率笔勾勒马身和四肢,淡墨渲染,笔墨精湛,形神兼备。画中昂首右视之马形体伟岸,姿态飘逸而不失傲气,鬃毛张扬,似乎有万钧之力,一种威风凛凛的生气顿现眼前,给人以极大的力量和艺术感染力,令人过目难忘。徐悲鸿此画用笔收放自如,实属画马之精品力作。此画是徐悲鸿1943年所作,其时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时期,他以孤傲不降的立马姿态来表达自己对胜利的渴望和支持。显现了徐悲鸿托物咏志、借马抒怀的艺术理想,以此来表达赤子之心,爱国之情。


1936年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师生在黄山采风、写生,徐悲鸿(前坐者)、张大千(高处蓄大胡子者)


《昆明艳泛图》局部之一

《昆明艳泛图》局部之二

张大千  

昆明艳泛图

设色纸本|手卷

24×88.5cm

说明:上款“靖陶”即曹熙宇1904—1975),字靖陶,号倜生,安徽歙县人。著名诗人、戏剧评论家。


《昆明泛艳图》乃画家应曹靖陶之请,写曹氏与京剧名伶新艳秋泛舟颐和园的一段往事。上款中「靖陶」即曹熙宇,著名诗人、戏剧评论家;而新艳秋乃京剧名旦,曾拜王瑶卿、梅兰芳为师,三十年代初于剧界风头甚劲。从曹氏其他画作可知二人相识于1927年前后,时新艳秋已出人头地,然不识字,靖陶收其为徒,取字「凝绿」,室名「凝绿馆」。从本卷大千末署年款及靖陶首次自题视之,《昆明泛艳图》或作于癸酉五月(1933年),惜其时曹、新二人情缘已逝,令人惋惜。「昆明艳泛」定题后,靖陶即遍邀海内外诗坛耆老、一时名流唱和,卷后共汇集廿七位名家题跋。各家采用之诗笺花色各异,相互争鸣。本卷或于1947年装池完毕,以散原开始,以曹氏与新艳秋一笺殿后。靖陶于卷中遍录各家为凝绿馆主所作诗,其对新艳秋一片深情挂念,尽浓缩此一卷。


张大千  

仙女献酒图

设色纸本|镜心

104×43.5cm

著录:

1.《张大千精品集》上卷P235,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艺海集珍》第十辑P80,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3.《近现代书画精品集》(一)P20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4.《中国书画作品集》(三)P183,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  

5.《张大千》P93,李永翘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说明:

1.附傅申鉴定证书照片。  

2.李永翘为张大千研究权威,出版有《张大千年谱》《张大千画语录》《张大千诗词集》等各类文章300余篇,被称为“张大千研究首席专家”。


这件创作于1944年的《仙女献酒图》就是张大千敦煌归来后新仕女形象的典型代表。画中仕女丰润甜美,华贵异常。她头髻高悬,广袖披帛,着对衿裙襦,双手和握于胸前,雍容高雅,其头饰与服饰是典型的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天女形象,充分体现出“袅袅行云去,仙衣不染尘”的天女形象。在用笔上,张大千运用唐人渊穆醇厚的“莼菜描”及“高古游丝描”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从头髻发饰到肌肤眉目及衣饰花纹,线条无不潇洒灵动,劲健流畅,达到院体式细节描绘与白描式勾勒的最佳结合。设色敷彩也放弃了明清所惯用的清丽淡雅而改为唐代盛行的浓艳华丽,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朱砂为主,画面色泽鲜丽而不失高雅,充分地发挥了颜料的高彩度特质。



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


1948年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系友欢迎新系主任陈之佛时留影

陈之佛于重庆沙坪坝寓所作画时


1942年在重庆举办第一次个展时留影


陈之佛(1896—1962),浙江余姚人。留学国外专门学习工艺美术设计第一人,中国近代工艺美术教育奠基者,杰出的工笔花鸟画大师和美术教育家。号雪翁。1923年学成回国,曾创办尚美图案馆。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并承担书刊装帧设计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师院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助江苏分会副主席。


1982年至1984年,国家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五位著名画家——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陈之佛、傅抱石传统画展”在法国、英国、美国巡回展览时,陈先生的工笔花鸟画博得极高赞誉。


傅抱石给陈之佛的画题过:“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意思是说自从八大山人朱耷及恽南田死了以后,这三百年来花鸟工笔画的创作大概就算得上陈之佛了。陈先生画风清新典雅,独树一帜,艳而不俗。上世纪50年代后,作品更呈清新、活泼、繁荣之貌。其创作理念是“取艺在广求”,在继承老一派画家的传统基础上,大胆吸收西洋技法,令人耳目一新。

陈之佛先生作画非常严谨,一生仅完成了500余幅工笔花鸟创作,以淡薄名利的心志终其一生,生前他常常和家人说,杰出艺术家的画作乃是国家的文化财产,捐献给政府方能久长妥存。


陈之佛  

春园双雀图

设色纸本|镜心

98.5×33cm

出版:《艺海集珍——近现代中国书画作品集》第五辑,P102,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说明:此拍品经陈之佛之女、著名画家、南艺教授陈修范鉴定为真迹。


这幅作品是我父亲赠送刘琨水先生的。抗战时期我们举家搬到重庆,经我国著名出版先驱吴朗西先生的介绍认识了刘琨水先生。当时我们正在寻找住所,那时刘先生任重庆沙坪坝消费合作社经理,合作社是一个二层的木结构楼房,隶属国立艺专的,主要为学校的师生服务,刘先生是浙江宁波人,和我父亲有同乡之谊,再加上和我父亲一样都曾赴日本留学,自然一见如故。后来刘先生把合作社的二楼租给了我们生活,以后就经常相见,友谊日益深厚。


1946年夏天我们全家计划搬回南京,这幅作品就是我父亲专门创作赠送给刘先生以作纪念的,作品清新淡雅,二只小鸟深情款款,似乎对即将来临的分别充满了不舍和留恋,这也是当时父亲和刘先生友谊的流露和感情的见证。


回南京后,我们一直关心刘先生的工作和生活。刘先生事业发展很好,1950年后,历任重庆市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西南合作学院、重庆正阳学院教授,重庆市商业局、农业局副局长,重庆市副市长,政协重庆市委员会副主席、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民建四川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咨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我们都为刘先生的成就感到欣慰。


再次见到这幅作品已经过了半个世纪,睹画思人,让我又想起了当年的岁月以及我父亲和刘先生的友谊。

——陈修范 2011年11月24日于南京茶苑


陈之佛  

雪里鸳鸯

设色纸本|立轴

114×42cm

出版:《艺术人生——走近大师陈之佛》P33、P246,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

说明:上款人“克威”,即张克威(1916-1993),江苏丹阳人。解放后任南京市卫生局局长、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南京药学院院长,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雅好收藏,著名收藏家。



此幅《梅竹双鸳》作于1948年,为陈之佛持赠五十年代江苏省卫生厅领导张克威同志之作。画面笔法兼工带写,背景穿插着几枝疏朗的红梅,树上的积雪和漫天飘舞的雪花,充满着夜空的寒意。树下一对鸳鸯结伴游于岸边,安详静谧,意境幽远,深刻地表达出“浓香残月玲珑影”的动人诗意,肃杀中透出淡淡的春消息。画面清政高标,神接宋人,无一丝烟火之气。


先生在工笔花鸟画的创作时,特别强调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在构图上从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往往一幅作品要数易其稿,九朽一罢,方作罢休。细品此幅《梅竹双鸳》,画中景物虽不繁杂,但主次分明、动静相应、虚实相生,于平淡中彰显出独特韵味。


陈之佛  

梅花

设色纸本|立轴

130.5×61cm


陈之佛  

雪中花更繁

设色纸本|立轴

82×26.5cm


陈之佛  

安居乐业图

设色纸本|立轴

31.5×29cm


谢稚柳

林泉幽壑图

设色纸本|镜心

110×57.5cm

说明:此拍品藏家直接得自于作者家属。


“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用这两句话来评价谢稚柳先生的山水画,恰到好处。谢稚柳先生三十岁后开始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一开始就取法乎上,从北宋入手,先是倾心于巨然的江南画派,但却更多画范宽、燕文贵、李成、郭熙的北方雄峻山水,范宽的画气格雄略伟美,笔触苍劲稳重,得山石山骨。于燕文贵,谢稚柳更注重其技法,燕文贵的皴法、树的姿态等都被谢稚柳一一摄入自己的画中。


《林泉幽壑图》整幅画深远构图,远景高山巨石、巍峨雄浑,用长披麻皴尽显雄伟峻丽。中景溪流瀑布与精舍,错落交织,眼到处可览看细观。近处树木愈显老辣,树与树之间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树干虬曲,树木过枝,都安排得枝脉吻合,天衣无缝,给人以遒劲挺拔、苍劲古拙之感。画最后一道工序,浓墨苔点,是全画的点睛之笔,点苔笔触极轻快,落在山头上,山壑间,虽繁密却不见其厚重,反有一股清穆之气,最见功底。



黄君璧  

雾里柏溪

设色纸本|镜心

29×53cm


高剑父  

书法对联

水墨纸本|立轴

134×32cm×2


黄养辉  

葡萄

设色纸本|立轴

68×33.5cm


江苏凤凰国际201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设置

时代的丰碑——纪念魏紫熙诞辰100周年专场

笔墨当随时代——新金陵画派专场

新美术写实主义的春天——国立中央大学专场

闳约深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专场

文心万象——新文人画专场

传承与超越——中国书画专场

新方阵——中国当代水墨专场

新经典——中国当代艺术专场

锦绣天工——明清宫廷服饰专场

黄檗宗风——海外回流书画专场

民国往事——民国及清代书画专场


预展|时间

2014年12月19日-20日

拍卖|时间                                    

2014年12月21日

拍卖|地点

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南京市鼓楼区中央路329号)



显示更多
大家的评论
9670
我也说一句...
  • 您要改变语言版本吗?
  • 确定
  • 取消
  • 3秒后自动关闭!
  • 提示
  •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 操作失败请手动添加!
  • 您确定退出吗?
  • 添加好友选择分组
  • 添加关注选择分组
  • 附加信息选填(45字以内)
  • 确认删除这条回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