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子肉
把子肉列入小吃有点不严格,不过把子肉已经切切实实的作为徐州的一项特 色美食,在大街小巷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实惠,味道好,管饱,吃把子肉比吃盖浇饭要合适多了。最近我就有了这一次的探索。
一共介绍三家把子肉:周记把子肉、凤岐把子肉和凤玲把子肉。
1、周记把子肉
我个人最喜欢吃的一家把子肉,位于湖北路某小巷口的交叉口,留心一下交叉口就能看到,中午的时候是一定会排大队的。价格在把子肉中略微高一些,但是味道好呀。
喜欢吃他家的海带,素鸡,黄花菜,当然肉是最好吃的。
米饭配免费的米汁,每次吃周记我都能把米饭全吃完,周记的肉是成块扎了线的,借别人的相机没把肉拍好。。。
2、凤岐把子肉
这家把子肉不管味道如何,名声是很响亮的,所以排队也是必然的,位于泰山路那边。
凤岐的肉不算大,味道也一般,素菜的海带,花肝还不错。我反正不是太喜欢吃这家。
不过凤岐的卫生情况倒是要比其他优秀一些,独立的小托盘,免费米汁更浓些。
3、凤玲把子肉
凤玲和凤岐挨的比较近,也在泰山路上,烟草专卖局附近。这家很小,但是味道不赖。这家的汤味很好,适合HUO米饭吃,肉比较实惠,小青菜很好吃。
徐州米线不用多说了吧,绝对是最受徐州人民男女老少喜欢的大众小吃,这里拣我个人喜欢的发出来
1、黄河新村魏记米线和刘记米线
这两家米线都位于黄河新村,其中的魏记米线是我心目中的徐州最好吃的米线,注意哦,没有之一。
这两家都是我从小学就开始吃的,吃了20年了要,但是味道永远那么好。
当然,越小的东西,线路图越重要。先弄个我自己弄的简略的,大家能看明白不。
先说魏记米线,在黄河新村两来风的巷口,往里拐一点就看到了,很久以前,他家和刘记是邻居,在铁皮棚子里的。晚上卖的快的话有可能不开门,中午一般都是开的。
这一碗米线啊,看着它从一块五一点点的涨到三块五,貌似现在又涨价了,以前的米线还会给一大把的牛肉和一大勺的肉酱,现在牛肉不知何处去,肉酱依旧一大勺啊。
太美味了,以前上学,每个周末补课都要绕路来吃一碗,是最好的享受啊,那么多年了,味道还是这个味道,真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啊。
下面的这家同样是黄河新村,刘记米线,刘记米线比魏记要逊色,但是也蛮好吃了。在黄河菜市入口的对面,看前头地图的标记。刘记晚上是做的,那天天色已晚,拍出来效果不太好。
碗里的大片牛肉是我们在菜市切的。
2、建国米线
建国米线位于丰储街,丰储浴池隔壁,看到丰储浴池就能看到这家了。这家米线名气也是很响亮的。在门口买票,在里头拿米线,每次也得排排队。
建国米线,味道我觉得不如黄河新村的,但是也很好了
3、王陵路米线。
这家的米线和凉皮以前很有名,最开始在西安路,后来搬到王陵路西头去了。最近又搬了一次家,具体位置我还没去探访,据说在劳动局一带,有明白人说一声哦。这家米线的小菜有不少,当然是要花钱滴。
这家的突出之处在于他家的辣椒油,非常的香,于是米线和凉皮就很好吃了,以前吃过他家凉皮的人一定还记得当年的盛况。我喜欢买的鹌鹑蛋和牛肉,放几大片牛肉进去吃的更爽。
4、18号米线
18号米线比较好找,师大北门的对面就是了,开了很多很多年了,服务差被很多人说过,不过作为一个还算是有名的徐州米线,还是要收录到小吃集里的。18号的辣椒油还是很好吃的
5、罐罐米线
这家米线有点不是徐州的风格,不过天天人都很多,位于醒狮小区的门口,也就是同样人很多的一品飘香米线的对过。拍门头的时候下个雨,我没好意思走太近。。。。。。米线用罐罐炖的,保温效果很好。
米线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有豆皮,牛肉,黄花菜,木耳,海带,拿个小碗碗盛出来吃比较方便的说。
三、炸串
炸串流动性很大,居民楼门口,学校门口会有炸串的摊子,蔬菜和肉类在油锅里炸了,抹上不同口味的酱,卷徐州特有的烙馍吃,或者直接吃,味道都很好。
这里要介绍的炸串有:戏马台炸串、牌楼炸串和柳记炸串。
1、戏马台炸串
这家炸串戏马台同仁居的斜对面,小区的门口,一个男的卖的,主要以油炸羊肉串为主,这家当时是E网介绍给我的,一吃就忘不了啦。
这边除了羊肉串,还有豆扣,素鸡,海带,蘑菇等等素菜,不过素菜种类不是很多,他家的辣酱我比较喜欢,卷馍馍不错。
和糖豆一起吃的素菜,俺俩一致认为豆扣最好吃。油炸羊肉串卷馍馍,俺俩一人卷了两个馍馍十个串,吃的满嘴流油。
在旁边摊子喝的娃鱼,味道一般,主要配串吃的,俺俩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