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

符号江苏·2014-08-06 0条评论
摘要:1967年生。现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4047

李啸

1李啸

个人简历

书法家李啸,1967年生。现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文化部全国青年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名城联谊会副会长、中国沧浪书社社员、江苏省文联书画考级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省美术馆展览资格评审专家、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苏书法通讯》主编、《书画艺术》特邀编审、南京财经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333”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


大事年表

1967年,书法家李啸出生。

1983年,书法家李啸考入沂河中学高中。

1986年,书法家李啸考入江苏省文化学校。

1988年,书法家李啸中专毕业,分配至淮阴(今淮安)市文化系统工作,先后任文博系统资料科长、副馆长、馆长等职。

2003年,书法家李啸在淮安市淮城镇挂职任党委书记。

2004年,书法家李啸调入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2005年书法家李啸率团访问日本。

2006年书法家李啸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最高奖—— “兰亭奖”。

2008年书法家李啸作品获“林散之奖” (林散之书法双年展)。


2009年书法家李啸获“翁同和书法奖”(中国江南文化节)。

2007年书法家李啸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2007年书法家李啸随中国书法家代表团访问韩国。“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书法家李啸书法作品被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专业机构收藏。作品及辞条收入《中国书法大典》、《中国艺术家辞典·书法卷》、《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等。作品被全国100多处碑林勒石,中国美术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多家专业机构收藏。

2009年书法家李啸被《中国书画》杂志评为“江苏十大青年书法家”。

2010年书法家李啸随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团赴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举办展览。

2010年10月26日,书法家李啸随中国书法家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汉字之美———中国书法艺术展览”。书法家李啸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的楷书作品《画禅室随笔》参加了此次展览,受到参观者的高度评价。在法期间,书法家李啸还为巴黎书法爱好者举办专题书法讲演,受到了一致好评。本月底,此展览还将移至德国柏林展出。

2011,书法家李啸 “腕底清风—李啸书法作品观摩展”,5月1日起在南京汉鲲堂书画院举办。

本次展览展出书法家李啸近两年来创作的书法精品100余幅,诸体兼备、风格多样,中堂、条幅、对联、斗方、信札、横批、手卷,应有尽有,其中有他精心创作的18米楷书长卷,可谓鸿篇巨制、撼人心魄。李啸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是当今中国书坛实力派中青年书法家之一,他先后获得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林散之书法双年展——林散之奖,中国江南文化节——翁同和奖,备受书法界关注。多年来,他潜心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他的书法追求碑帖兼融、寓静于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中国书协副主席吴东民先生说:“李啸飘逸洒脱、气韵灵动的书风一度成为中国书坛中青年争相效仿的模式,在当代书法发展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著名书画鉴赏家萧平先生说:“李啸将唐楷的庄严大度、魏碑的天真朴质兼收并蓄,创造了一种新的书法审美范式,他的创新是成功。”[2]

2个人成就

书艺之路

多年以来,李啸先生飘逸洒脱,气韵灵动的书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这种书风一度成为中国书坛中青年争相效仿的模式,在新时期书法发展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行书的最高成就莫过于东晋二王。在二王妍媚流便,遒逸疏爽风格影响下,历代都产生了颇能自成体系的大家。而他们在具体实践中所形成的理论,都较多地将行书创作的方法及笔法、墨法渲染得玄之又玄,进入虚无缥缈的境界,这种习气一直贯穿书坛数百年。直至米芾出,在他的《海岳名言》中才将被人们神化了的行书源流,二王技法化为通俗、直率、简单的道理,纠正了一直以来被做伪了的二王书风,使后来者通过老米而探得二王真传,起到了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作用。所以至明清,善行书者大有其人,而且由以往的二王正统一脉生发出了崇尚北派碑版风格的争鸣局面,为后世学者廓清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李啸的善于继承是令人钦佩的,他的行书透露出浓郁的魏晋雅逸、洁净的气息,那是书法创作中追求的最高境界:“静”。而他的这种“静”是可以理解为“儒雅”的,因为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如涓涓细流,婉蜒流动;更如滑翔的孔雀,舒缓流畅。

在笔法上,李啸无疑借鉴了北魏雄强端稳的用笔,因此他的点更凝重洗炼,干净利落而气势恢弘。很好地避免了行书创作易出现的虚、凉、滑的癖病。

他的清体中所承继的二王遗风以大王居多,且受《圣教序》影响至深。但他化《圣教序》的纵势为横势,都是借鉴了北碑的体势,骨力遒劲,了无俗态。

还有他的墨色。虽然行书创作不能如草书般地墨色淋漓,但做到变化多端也能表达深尽意蕴。于是李啸便将目光锁定在了明清诸家,吸收他们的涨墨,略带飞白,主要以浓墨墨块大小变化以增强视觉冲击力。

可以肯定地讲,李啸是带着激情进行创作的。故而在他的作品中时而舒缓温润,时而跌宕起伏,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他又善于造险,使人感觉他的作品中险象环生,而又往往能化险为夷,导入沉静格局,体现出李啸深厚的功力和宽博的素养,使他在应对各种艺术变数时都能游刃有余,从而一举摘得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以及诸多重要展赛桂冠。

获奖情况

书法作品获中国书法最高奖—— “兰亭奖”(2006年);林散之书法双年展——“林散之奖”(2008年);中国江南文化节 ——“翁同和书法奖”(2009年)。入展中国书协主办“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2007年)、“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2007年),以及全国展、中青展、行书展、草书展、正书展、楹联展、扇面展等专业展览100多次,获奖10余次。论文见诸《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法》、《书法》、《南京大学学报》等数十种专业刊物。书法作品被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专业机构收藏。

显示更多
大家的评论
4047
我也说一句...
  • 您要改变语言版本吗?
  • 确定
  • 取消
  • 3秒后自动关闭!
  • 提示
  •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 操作失败请手动添加!
  • 您确定退出吗?
  • 添加好友选择分组
  • 添加关注选择分组
  • 附加信息选填(45字以内)
  • 确认删除这条回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