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东:“新工笔”的当代价值

符号江苏·2014-06-29 0条评论
摘要:“工笔新语—2014新工笔画邀请展”近日在南京江苏美术馆新馆举办。本次展览展出23位在国内颇具成就的工笔画艺术家的作品,如何家英《舞之憩》、朱伟《人物研究》、卢甫圣《在者》、姜吉安《手卷
8002

【导言】“工笔新语—2014新工笔画邀请展”近日在南京江苏美术馆新馆举办。本次展览展出23位在国内颇具成就的工笔画艺术家的作品,如何家英《舞之憩》、朱伟《人物研究》、卢甫圣《在者》、姜吉安《手卷&剩余价值》、阿海《冷香》、李金国《对峙》、秦艾《叙别梦》等。策展人鲁虹认为,此次参展的艺术家代表了中国新工笔的发展现状和方向,他们在传统工笔的基础上寻求当下的表达,并扩大了工笔画的表现领域。随着新工笔渐趋成熟的发展和本次展览大量精品的呈现,必将引其学术界以及大众对新工笔画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为此,雅昌艺术网采访了凤凰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东先生,请他谈一谈这次展览的具体情况以及新工笔市场发展的看法。

   

凤凰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东

  从“专制”到“民主”的新工笔

  雅昌艺术网:此次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工笔新语——2014新工笔画邀请展”,请谈一下为什么要举办“新工笔”的展览?展览的筹备情况如何?

  吴东:凤凰集团的艺术板块除了凤凰国际拍卖公司之外,还有凤凰艺术品投资公司和凤凰艺术空间,当代艺术的宣传和推广一直是我们一个重要项目,为此我们会定期策划举办高质量的艺术展览,主要以当代艺术和当代水墨为主。

  “工笔新语——2014新工笔画邀请展”的举办有一个综合的推力,首先,我认为传统工笔画的在改革开放前还是相对封闭,没有大的改变,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何家英江宏伟徐累为代表的艺术家开始尝试将艺术家个人的情绪和图示引入作品,从而为以后的所谓新工笔绘画打开了一扇窗户。特别是2000年以后以南京为主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其中包括崔进张见高茜、秦艾、李金国等一批有学院背景的艺术家,他们实验更加开放,作品更加主观化和情绪化,哲学、文学、电影、当代艺术等等资源都被他们转化成个人的图示,并以当代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新工笔画的主要创作群体以及绘画的基本面貌。2006年左右,这个群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北方也出现了一批有共同绘画追求的艺术家,包括金沙姜吉安杭春晖徐华翎等,于此同时,理论界、市场也开始关注这股新势力、新现象,出现了很多新工笔的展览和拍卖专场,尤其是以杭春晓为主的新锐批评家敏锐感受到了这个工笔画里的新方向,投入了很多精力也取得很多学术成果,2007年我在南京策划了“首届当代新工笔邀请展”也是基于对新工笔的浓厚兴趣,邀请到的艺术家很多已经成为目前新工笔的主力,后来由于诸多原因没有持续下去,一直心存遗憾。现在这个队伍不断的壮大、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却没有一个展览对新工笔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所以我们的展览其实是有这个总结梳理的目的,希望通过展览让大家看到新工笔的来龙去脉。

  其次,这次展览的策划和落地跟鲁虹老师有着直接的关系。鲁虹老师是我们的合作策展人,他在当代艺术批评界有着极高的声誉,并且一直关注当代艺术的发展,有自己明确的学术思考和方向。鲁虹老师近期也在策划《当代艺术全集》丛书,其中当代水墨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主题,而新工笔也是当代水墨版块里非常活跃的一块,他长期以来也在关注新工笔画的发展,对此他也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不谋而合,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兴趣点。一个好的策展人可以保证展览的学术方向和学术品质,我们非常感谢鲁虹老师为这次展览所付出的努力。

  展览从主题设定到邀请艺术家、包括诸多具体事宜的落实都由我们的合作机构—上品艺琅来具体执行,他们具备专业的策划能力和执行能力,拥有非常丰富的展览运作经验。此次展览从策划到筹备执行至少有七个月左右的时间,受到全国新工笔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何家英江宏伟徐累阿海等老师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新作,有的是专门为展览重新创作,显示出他们对此次展览的重视。这些工作都与上品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为这次展览带来了很多先进的展览设计理念,保障了展览的圆满举办。

雅昌艺术网: “新工笔”作为一个新概念其背后仍需要许多理论支撑。这次展览,同样也为新工笔提供一定的理论阐释。请问本次展览名称中“工笔新语”的新是指什么?

  吴东:“工笔新语”是根据南朝宋时期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转换而来。“新”所包含的范围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亦古亦今”、“ 亦中亦西”。所谓“亦古亦今”是指它既有古代传统的符号和素材,又有当代的题材与审美。“亦中亦西”是指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工笔的形式特征,又借鉴了西方的表现方式。新工笔将传统元素当代化、外来元素中国化,呈现出一种新的艺术形态,在题材、构图、色彩以及创作方式上都有新的突破,这些在本次展览中都有所体现。

  雅昌艺术网:新工笔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吴东:传统工笔作为院体画的一种,往往带有一种贵族气息,不论是表现题材还是表现方法,都体现了这个基本特征,从唐宋时期开始,如张萱、周昉的仕女画,黄荃、徐熙的花鸟画,到清代的宫廷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谨的规则体系。从参与的艺术家和作品功能来讲,传统工笔画代表的是一种“专制绘画”。而现在的新工笔实际是一种“民主绘画”,因为它打破了宫廷画院程式化的创作方法。我们通过这些展览作品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更贴近生活、贴近个人。新工笔是当代艺术家的个人表达,融合了现实生活的精致、小资等气息,作品更加主观化、更具有文学性和叙事性,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工笔代表了艺术民主化和大众化,它为传统工笔走向当代艺术提供了一种可能。

  新工笔收藏“四要点”

  雅昌艺术网:在拍场上,许多拍卖公司陆续推出新工笔专场,不少艺术家的作品常常以高价成交。曾经被边缘化的新工笔现在为什么会受到藏家的追捧?您如何看待这一市场现象?

  吴东:从市场角度来看,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近现代、古代版块的投资风险已经很高,很多作品的投资收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市场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目前,新工笔成为当代水墨版块里比较活跃的门类,单幅作品的价格并不是很高,从投资角度来讲,势必会吸引了很多了资金的投入,这也是新工笔市场飞涨的原因之一。

  另外,新工笔绘画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在学术界得到可认可,从边缘走向中心,学术的认可给大家提供了信心,当然新工笔代表的新审美取向跟很多年轻藏家取得了共鸣,从这些作品里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生活,作品跟自己没有距离,很容理解和接受。

  雅昌艺术网:从收藏价值来看,怎样的新工笔作品值得收藏?

  吴东:其实我一直主张收藏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就像艺术家的创作一样。只是我们把收藏当成了投资才导致了收藏的公众化。所以如果说个人化的收藏,我觉得只要是作品能够打动你,你又有能力消费,就可以收藏。如果说的是公众性的收藏,可能相对就比较复杂。首先,新工笔在当代性表达的同时,仍然要保留和继承传统工笔绘画的基本规范。其次,作品应具有鲜明的的个人图式和个人风格。第三,拥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只有高难度的技巧才能保证作品的基本质量。第四,合理的价格。

  建立独立策展人制度

  雅昌艺术网:近年,随着新工笔市场的火爆,其展览遍布各地。您认为目前新工笔展览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确立展览的学术高度?

  吴东:目前随着艺术市场的火爆,国内艺术展览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新工笔,其他艺术门类的展览也是遍地开花,但展览同质化现象特别严重。为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独立策展人制度,策展人个人的学术定位和学术思考,不仅可以确立展览的学术高度和专业性,同时也能通过展览展示策展人的独特创意,避免展览的同质化现象。

  雅昌艺术网:此次展览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集团旗下有多个公司涉及出版、印刷、艺术品经营等多个板块,在艺术上将有怎样的分工与合作?

  吴东:目前,凤凰艺术有限公司分艺术展览和拍卖两大部分,兼具学术和市场两个功能,这样既可以通过学术引导市场,又可以通过市场验证学术性和专业性。加上公司其他资源,我们在运作艺术项目上就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

  凤凰艺术是一个综合型的文化艺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具备了艺术生态链的各个环节,彼此配合,相互协调。当然,我们更希望在凤凰艺术这个大平台上能够整合社会资源,让更多的机构和个人一起参与到这个平台,共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宣传和传播。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分享,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平台让每一个参与的机构和个人都能分享到艺术带给我们的快乐。

显示更多
大家的评论
8002
我也说一句...
  • 您要改变语言版本吗?
  • 确定
  • 取消
  • 3秒后自动关闭!
  • 提示
  •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 操作失败请手动添加!
  • 您确定退出吗?
  • 添加好友选择分组
  • 添加关注选择分组
  • 附加信息选填(45字以内)
  • 确认删除这条回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