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8点30分,首届“凤凰·2013当代艺术与信息管理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办,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米如群、南京艺术学院院长邹建平、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领导叶建成、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代表王端廷、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开幕辞。该论坛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南京艺术学院主办,由凤凰艺术公司与南艺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主旨是推动当代艺术与当代信息化管理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随后,“凤凰·2013当代艺术与信息管理论坛”正式开启。与会专家分别以主题汇报的形式,发表了对于当代艺术研究中的信息管理问题的看法,并向与会人员汇报了其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期一天的论坛对于会议主题的深度挖掘是卓有成效的,黄专、王端廷、翁子健、夏燕靖、滕宇宁等学者,就艺术资料管理的内部进行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独到经验与专业方法。贾方舟、吴鸿、西沐等学者则分别从批评家、网络及市场数据的角度进行剖析,对当代艺术信息管理的诸多可能性作出了更多的追问,其观点亦针锋相对,学术立场鲜明。朱青生先生所做“国际交流的新动向”,则以宏观的视野审视当代艺术的信息管理问题,论述了考证古代、现代、当代文献的方法和原则,其强烈的思辨色彩令人折服。
中国当代艺术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应运而生,不断发展并日益成熟的,在当今中国,它成为上至政府,下到民众逐步接纳的一股文化潮流。以创新为主旨的中国当代艺术为中国民众实现政府制定的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战略国策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在变化万千的资讯时代里,如果说大量正在繁衍的海量信息是当代艺术的波涛汹涌的水面的话,那么已经成为过去的咨询档案不仅是历史的依据,也是对现实的构造。无论是艺术家、艺术作品还是艺术事件,对于信息记录、保存和传播的要求越来越高。资讯档案与传播工作直接影响到对历史和当下社会的干预,甚至是摆脱权威,争取平等的一种方式。当下从政府到民间,逐步有更多的机构与个人重视艺术信息的管理和使用。例如: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建立,特别强调对档案的建设;北京大学的中国现代艺术档案,从1986年启动至今已具备完整的调查、整理和研究系统和数据库,与芝加哥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台湾东海大学等多家院校形成异地同构的档案工作组,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基本完成“吴作人档案”、“徐悲鸿档案”等近代艺术档案,以及当代艺术机构、艺术家档案(如全国艺术机构信息全录及尚扬、隋建国、王怀庆、谭平等艺术家个案档案),并建立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文献研究中心;香港OCAT当代艺术中心近期也移师北京建立专门的档案馆。标志着新的力量加入到中国当代艺术信息建设的队伍中,必将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学院中的推广与普及。
著名批评家贾方舟老师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西沐教授66发言
首次“当代艺术与信息管理论坛”由南京艺术学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共同举办,此次“当代艺术的档案、传播和信息交互”为主题,特地邀请国内此方面专家近二十人聚会,利用两天的时间,讨论当下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如果建设艺术档案等学术问题,进行圆桌讨论,是一次高规格而且首创性的学术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当代艺术与信息管理的新局面,使当代艺术的革命性、颠覆性、灵活性更迅速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