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
陶冷月(1895-1985)
水仙 46.5×76.5cm×2 设色纸本镜心
款识:翩如常娥之凌碧汉,皎如太真之浴温泉;灿如神姬之归海表,凄如龙女之泣湖边。浩渺如入桃源兮,遗秦媛之翠钿;清浅如渡蓬莱兮,下王母之云軿。宏斋陶冷月。
钤印:陶镛私印(白)、冷月(朱)、退密(朱)、冷月画记(朱、4次)、心迹双清(白)
出版:
1.《冷月画识》,横幅二,页30(画家手稿)
2.《二十世纪中国画家丛集 ─ 陶冷月》(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页54—55
3.《美术史研究集刊.10》(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2001年),页283
4.《中国名画家全集─ 陶冷月》,郎绍君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页102
5.《陶冷月年谱长编》,陶为衍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3月),「冷月画识」编号22304
展览:
1.上海文史馆,〈陶冷月画展〉,1984年6月
2.苏州博物馆,〈陶冷月画展〉,1984年8月
3.上海嘉德俱乐部,〈陶冷月遗作精品展〉,1997年3月
来源:
1.陶冷月夫人薛昌文女士(1912—2001)旧藏
2.香港苏富比,2001年4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141
注:薛昌文女士一如冷月先生,不慕名利,淡泊自处。她一直支持关注传扬先生的艺术,先后慨捐其多帧代表作与多个博物馆,化私为公。后以九十高龄,「嘱子女把自己珍藏的陶氏精品,交自己信任的苏富比公司,以让这些作品有一个好的归宿。」今再度面世,可让观众重瞻其画艺成就及清高之志节,以符夫人之遗愿。
本幅无署年款,按画家手稿所记,订为一九四三年之作。原为通景四屏,十余年前释出后,现藏者委良工重装为立轴一对。
冷月先生间或作四屏山水或花卉,但通景联屏极稀。本幅取水仙入画,布局密而不繁,聚散有序,花束交叠拥簇,花叶披纷,风起处,摇曳生姿,互生呼应,清幽可人。笔致细腻,见传统笔墨功夫,用色鲜丽,清新悦目而摄自然天趣,可知在写生状物上造诣非凡。
画上钤印选用讲究,「退密」一方朱文印乃明代收藏大家项子京旧物;压角「心迹双清」白文印出自「西泠八家」之一黄易刀下,乃画家好友黄宾虹送赠。
本幅写于抗战期间,著名学者王謇有谓「冷月砥砺气节,冰雪双清,蛰居八载,蘼庑之痛,时见题画诗文,识者称为当代赵子固。」画家以水仙为题,实藉其冰肌玉骨之高洁不沾尘垢,以喻身处沦陷区,仍不与敌为伍之志节,与八百年前先贤之忠贞相契合矣!
参考数据:
王謇句引自其题跋于陶冷月1946年〈岁寒三友图〉,可参见香港苏富比,2006年4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123陶冷月家属旧藏冷月画迹(编号1309—1310)
局部
陶冷月(1895-1985)
雪月交辉 15×47cm×2 设色纸本成扇
款识:
1、雪月交辉。冷月写于海上。
2、源泉无尽。陶冷月。
钤印:陶镛(白)、甲寅八十(朱、2次)、冷月(朱)
出版:
1.《陶冷月》上册20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2.《中国名家全集—陶冷月》第21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陶冷月艺术评传》第210页,姚全兴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
4.《陶冷月年谱长编》(下)《冷月画识(别部)》992页54054、54057,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
展览:1997年3月22-30日,上海金门大酒店“陶冷月遗作精品展”。
说明:象牙扇骨。此件拍品直接得自画家家属。
预展时间:6月21日-22日 拍卖时间:6月23日 展拍地点:南京丁山花园酒店(察哈尔路90号)
电话:025-83650708
传真:025-58895715
邮箱:jsfhpm@126.com
邮编:210009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总部大楼A座8层
微信:fenghuangpaimai
微信:fenghuangyi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