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的作品很生活

吴高钟·2013-11-28 0条评论
摘要:八年前,他活人钻死牛肚,引起一场空前激烈的对前卫艺术的批判,八年后,他开来一辆“长毛”的汽车,作品仍然让人惊悚
3748

  八年前,他活人钻死牛肚,引起一场空前激烈的对前卫艺术的批判,八年后,他开来一辆“长毛”的汽车,作品仍然让人惊悚


  吴高钟:其实我的作品很生活

 

  5月27日,14点至16点,在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上,一辆“长”满黑色猪毛的轿车缓缓行驶着。路过的市民纷纷驻足观望,这是一辆乍一看 让人感觉有瞬间的不舒服、甚至全身的毛孔都要为之收缩一下的“毛车”。别以为这是某汽车品牌的新车秀,这是今年证大现代艺术馆主办的《介入:艺术生活 366天》在当天的活动项目——艺术家吴高钟的移动装置和行为作品《瞬间一号》。

 

  行为作品曾引发社会对前卫艺术的批判
    
  吴高钟曾是一位备受争议的艺术家。2000年时,他在南京清凉山公园扫 叶楼前实施行为艺术——《五月二十八日诞辰》。该作品计划的行为过程是这样的:从屠宰场租来一头刚被宰杀的大水牛(肚子被剖开,内脏已拿掉),在牛腹内外 撒上无数玫瑰花,吴高钟赤身进入牛腹,由助手将牛腹用针线缝合,吴高钟在牛腹中静躺、转身、抚摸近十分钟或更长的时间,然后用力推开牛腹,去除逢线,奋力 钻出,全身粘满牛血和玫瑰花花瓣,吴高钟站在牛体之上,手捧放置于牛腹中的玫瑰花撒向天空一遍又一遍。花瓣落下,吴高钟和牛尸被笼罩在玫瑰花之中。

   但这个作品实施的实际情况却是:当吴高钟光着身子、身上沾满牛血和些许的花瓣钻出牛肚时,公园的一名管理人员拨开围观人群,冲到吴高钟前大声地说:“赶 快停止!”“把衣服穿起来!”“怎么能这样!”在公园管理人员情绪激动地阻止和呵斥中,吴高钟仍是光着身子,坚持着进行尚未完成的部分,从牛肚中掏出两把 血淋淋的玫瑰花瓣,向自己头上撒去,这才重又系上那个条纹床单。受公园管理人员的强行干涉,该作品实施的后半部受到影响。

  不过,这场 风波远没终止于此。做完这个作品后第一天回家,吴高钟刚一进门,儿子就跑过来问:“爸爸,你是从牛肚子里出来的吗?”原来是幼儿园阿姨告诉他的;媳妇也略 有微词:“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还有自己的父母、岳父岳母,家里人都因为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学校的领导也找吴高钟谈话,要他以后再参加什么活动 必须向领导请示批准……

  与此同时,这个作品之后,各种社会大众、社会媒体和学术界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对“行为艺术”的批判和讨论,以及对前卫艺术的批评和大讨论。时间长达两年左右。

   在八年后再回忆当年的那场大风波,吴高钟已经很平静。“当时做这个作品时想的特别特别简单,我就感觉自己很难适应当时社会的气息,90年代,改革开放开 始大踏步走,整社会的状态都被经济牵着走,我自己也很想融入这种气息,不过虽然尽了自己的努力,但是还是不行,所以就想着通过这个作品,实现我自己的重 生。我一直很奇怪:一件普普通通的很生活化的作品为什么引来如此大的争议?我为什么会被指责为‘暴力、血腥和色情’?我呈现的只是一种现实,一种我和动 物、以及我们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现实。”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更多地感到自己的无助和无奈。但是我坚信:我是对的!有一些观众和朋友们的关心让我感动。有的打电话、有的写信问候。在那段日子里,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很少出门。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件事情,而是自己喜欢安静的生活!”

 

  争议作品导致创作生涯方向的改变

 

  不过,也正是这件作品导致了吴高钟创作方向的改变,转向关注生活、关注生命,“我更加确信我走的路。”说到这时,吴高钟不自主的握紧拳头,更加强了这种肯定。

   在这段时间,吴高钟开始了另外一件作品的创作,即霉烂作品。“那是1999年我做泡酒系列作品时,有一次我在一个玻璃缸里放了几个西红柿,因为有事我外 出大概一个月,当我回到工作室打开盖子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浮在水面上的西红柿长出了长长的绒毛和各种色彩的霉花,在一股强烈的恶臭气味下的景 象非常地梦幻和迷人!于是我就开始了霉烂系列的创作。”从2000年下半年起直至2003年,吴高钟一直在做有机物腐烂的系列作品。

   从2003年至2007年,吴高钟开始致力于对“长毛”系列作品的不间断创作,也和这个背景有一定的关系。此次展出的《瞬间一号》是吴高钟“长毛”系列的 作品之一,原身是吴高钟自己用过的一辆富康牌轿车,在汽车的外部涂上了一层粘胶,然后将黑色的猪毛一根根粘上去,均匀而密密麻麻地覆盖在汽车表面,长长的 黑色猪毛看似坚硬,实则柔软,犹如确实是从车身生长出来的毛发。

  “自己手工粘的毛和动物的皮毛等有着很大的区别:皮毛的保护性能的柔 性没有了,他一下变得肆无忌惮起来。我被这种特殊的奇怪的感觉吸引,这种感觉让我想到我的童年和过去的经历,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长毛’的箱子、烧焦的 书、鞋子、台灯等等,都有我的故事,我的回忆。”


  对话吴高钟:“我的作品凝结了我生活中关于恐怖的黑色记忆”

 

  记者:车子为什么会长毛,你做这个作品的初衷是什么?
  吴高钟:它 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对轿车这种现代交通工具的实用功能和它的另一层功能——象征功能的反思。对于中国人而言,人们往往会通过一辆车的品牌和价格对车主的身 份、财富、社会地位进行评估,车在人们心目中已远远超出作为交通工具的范畴,变成了一种身份的炫耀和欲望满足的象征。而在驾驶的过程中,大多数都市人都有 过超车和被超车,被好车欺负,互不相让,乃至发生争吵、斗殴和车祸等等不愉快的经历,这些经历虽不能归罪于车,但车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标志,同时也成为现 代社会带给现代人的一个紧箍咒。


  记者:你最早学的是油画,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向行为艺术的?为什么有这种转变?
  吴高钟:1998 年开始,我脱离架上绘画,因为我已经没法承受架上绘画,这把我逼到了一个比较绝望的境地,架上绘画需要较多的技巧方面的东西,这让我没法干净利落的表达我 所想表达的。于是我开始尝试做行为作品,1998年开始做第一个行为作品,但2000年的《五月二十八日诞辰》才是我整个艺术生涯的转折点,我才逐渐意识 到,我的作品才真正找到生活的感觉,脱离了框框,而以前画油画,是套用做艺术的道路在做,这不太符合我,对我来说,是走偏了。
记者:你的大部分作品,诸如早期的《多情-练字》,以及这次的《瞬间一号》,都会在一瞬间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的感觉,这是你作品的标签吗?这是一种什么情感的标签?


  吴高钟:可能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在里面吧。在我的这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作品中,凝结了我生活 中的关于恐怖的黑色记忆:儿时的惊恐记忆和恶梦、成长中的危险和恍惚不安、现实中的打击和凶残等等。我选择的作品原型都是和我的身体、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 的一些东西,在这些日常用品中,都有我的经历的故事和特殊的感受。“毛”的感觉对应了我对生活和社会的感受和体验,也是我对当代文化境遇的表述。


  记者:很多普通的市民接触你的作品第一感觉就是怪。你觉得你的作品和普通观众有距离吗?
  吴高钟:在 他们不了解我做这些东西的背景时,可能是会有。有一次,美国休斯敦摄影双年展的主席一进我的工作室就蹦着脸不说话,当时我的工作室里也摆了一些“长毛”的 作品,他后来才告诉我说,其实他一进我的工作室就极其不舒服,就马上想走,但是和我谈完之后,他接受了我的作品。对于我的作品和观众的距离,我不会去改变 我的作品做刻意的迎合,但是我会更多的和他们沟通,让他们懂得我的作品的背景。我觉得我的作品挺朴实的,挺生活的,这个距离不是因作品而产生,而是来自于 观众的内心,大家都有一个经验主义导向的美的标准,而如果真的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清晰的、坚定的精神,都有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的话,我相信他们会更好的理 解我的作品。


  记者:你曾经说过,你从架上艺术走下来的第一个行为艺术的想法和计划是在自己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后,将自己一劈成两半,一半做成盐水鸭,一半做成金华火腿。是真的这么想的吗?现在还这么想吗?
  吴高钟:现在慢慢就搁下了,当时这个作品的想法是,你是一个消费者,也是一个被消费品,所以最后把自己消费完就算了,不过,这个计划现在暂时没有考虑了。


  记者: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架上绘画必定走向‘消亡’”,放弃了架上绘画的你如何看待?
  吴高钟:我不这么认为。每一种媒体都不可能消亡,它可能不适合于某一个人,它有它的局限性,通过画布和颜料的表达,需要有很强的技巧,但这种媒体肯定有它适用于的某一类人,有它适宜的某一种情感。

 

  电子报刊连接网址: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05/29/content_208156.htm

显示更多
大家的评论
3748
我也说一句...
  • 您要改变语言版本吗?
  • 确定
  • 取消
  • 3秒后自动关闭!
  • 提示
  • 加入收藏失败,请使用Ctrl+D进行添加!
  • 操作失败请手动添加!
  • 您确定退出吗?
  • 添加好友选择分组
  • 添加关注选择分组
  • 附加信息选填(45字以内)
  • 确认删除这条回复吗?